責任編輯:李士環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現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的主要陣地。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就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對標培育時代新人的要求,引導青年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第一,在深刻把握“兩個大局”中強化守正創新。
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需要完成的任務十分艱巨。在此背景下,更好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必須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在深刻把握“兩個大局”之間的內在聯系中,在辯證認識國內外發展大勢中,錨定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個目標,將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中來謀劃和推進。
要認識到,“兩個大局”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世界大變局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推動因素;世界大變局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條件和機遇,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和挑戰?偟膩砜,是危與機并存、危中有機、?赊D機。對此,我們要抓住和用好各種于我有利的因素,清醒認識內外部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既要為思政課教學不斷注入豐富的時代內涵、鮮活的實踐內涵,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生機活力,又要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形勢變化,認清規律、識變應變,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第二,在拓寬增進“兩個視野”中推動守正創新。
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引導學生全面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推動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的發力點。
要不斷拓寬高校師生的國際視野。高校學生經常會把國外的事情同國內的情況聯系起來,這個過程就會產生一些疑惑。學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課要講清楚的重點。對此,思政課教師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否則就難以引導青年學生理性認識熱點問題和復雜問題,只有結合國際形勢發展與當前時代主題、現實要求,善于利用國內外的事實、案例、素材,才能在比較中回答學生的疑惑。青年學生也需要不斷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善于在批判鑒別中明辨是非。
要不斷拓寬高校師生的歷史視野。歷史不僅是對過去事實的真實記載,而且是對過去經驗的科學總結。在思政課教學中,要教育引導學生心懷“國之大者”,善于從歷史的長鏡頭中進行整體觀照,與歷史對話、以歷史為鏡,幫助學生用理性擦亮自己的眼睛。要充分運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善于運用歷史人物、歷史故事、歷史素材,以及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增加歷史現場感和畫面感,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添培根鑄魂的“營養劑”。黨的歷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活教材”,要緊密聯系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向青年學生詮釋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深層邏輯和成功密碼,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根本原因,教育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青年學生也要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深刻領悟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
第三,在有效轉化“兩個體系”中實現守正創新。
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是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的關鍵環節。
一方面,要堅持教材體系的思想性、理論性、深刻性、時代性,全面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用意、邏輯結構和價值主線。既不能脫離教材體系,也不能將教材內容機械地照搬為教學內容。要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鉆研教材,對教學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適當補充內容,及時更新和編寫疑難解析、案例分析、經典導讀等輔助教材,用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用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要緊密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群體特征,實現教學理念創優與教學方式創新。思政課教材體系具有邏輯嚴密、敘事宏大、理論深刻、話語嚴肅等特點,在向教學體系轉化中應辯證處理“教什么”與“怎么教”之間的關系,認真錘煉教學語言,精心設計教學場景。要善于把“宏大敘事”具象為可感可知的“具體情境”,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轉變成學生深刻認同的生動道理,實現“有意義”和“有意思”的融合。要適應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用好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方式,增強教學的互動性。需要注意的是,“形式上的生動”不能替代“靈魂上的觸動”,不能沖淡思政課教學的“原味”“真味”,要做到既讓思政課教學接地氣、聚人氣,又能強骨氣、提底氣。
。ㄗ髡呦岛鲜≈袊厣鐣髁x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基地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士環
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在精心謀劃發展的同時,精心謀劃好安全。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居安思危,以防微杜漸的清醒、如履薄冰的謹慎,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詳細]
我們要始終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詳細]
壓實合力制勝責任,牢固樹立使命責任榮譽共同體意識,堅持天地一體、乘組一心,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人人負責、處處盡責、事事有責,以“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集體智慧奮力奪取新征程上的更大勝利。[詳細]
繼續保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強大合力。深入做好改革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加強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舉措闡釋解讀,以強有力的宣傳輿論凝聚起改革強軍的正能量。軍隊高層機關和高級干部要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促改革、盡職責,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改革決策部[詳細]
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弘揚西柏坡精神,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在干事創業中詮釋對黨忠誠,以為民盡責、為民奉獻的實際行動做到不負人民。[詳細]
始終保持人民公仆政治本色。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努力,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四風”問題樹倒根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繼續整治[詳細]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推出更多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詳細]
腐敗是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威脅,也是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消極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以堅如磐石的意志正風肅紀反腐。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新的征程上,必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從事關群[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承弘揚長征精神,做出了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川西高原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使之成為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的示范段,肩負著成為開展黨史教育、傳承弘揚長征精神窗口基地的重要使命。[詳細]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堅持人民至上!包h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克敵制勝、戰[詳細]